欢迎您来到山东智星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山东智星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 公司动态 > 约哈里之窗

约哈里之窗

来源:智星会计 浏览量:1089 发布日期:2022-05-26 17:37:44
返回列表页


理论提出

  约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20世纪50年代提出,故就以他俩的名字合并为这个概念的名称。当时他们正在从事一项组织动力学的研究。发展至今,约哈里之窗与组织发展更为相关,因为它现在的研究重点主要落在人的软技能、行为习惯、移情作用、人际合作、人际发展以及组织间发展,等等。 在他们的早期出版物上,这一模型还曾被写为“JoHari”。现在,约哈里之窗已经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管理模型,用来分析以及训练个人发展的自我意识,增强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发展、组织动力以及组织间关系。

编辑本段理论概述

  约哈里之窗也被称为: “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 或“信息交流过程管理工具”。是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介绍自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此理论已被引入到人际交往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领域。   约哈里之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它实际上包含的交流信息有: 情感、经验、观点、态度、技能、目的、动机,等等,作为这些信息主体的个人往往和某个组织有一定的联系。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   开放区(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所谓公开,就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谓盲点,就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谓隐私,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实,称为未知之事,未知之事即为隐藏潜能。   约哈利之窗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努力改变约哈利之窗四个区域的分布。   也就是当我们公开的、隐私的事实放大了,那么我们的盲点和隐藏潜能相对就变小了。   盲点、隐私这些制约和影响我们潜能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必须依据全新的团队互动式学习方法,理性而大胆地应用教练技巧中的反问、回应、分享等手段,才可以不断冲破我们内心的本能阻力,使个人和组织思维中盲点越来越少,隐私充分披露,从而达到个人素质提升和组织效能的根本改变。

正文:

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常常发现,尽管自己非常努力,但有些关系还是不尽人意。事实上,彼此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基础上建立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长久。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涉及到己方和对方的各种因素,长期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就需要自我反思。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创造的“约哈里之窗”理论,有助于我们思考人际关系建立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人们之间交往成败与否,人际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自我暴露区域的大小。每个人心里都存在四个区域: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你知我知);别人了解、自己却不了解的“盲目区域”(你知我不知,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自己了解、从未向人透露的“秘密区域”(我知你不知,隐私);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你我都不知,潜能,潜意识)。

 一般来说,为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总要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秘密区域”,做到多向对方袒露心扉,让别人了解自己。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要了解别人,先要让别人了解自己。一般情况下,自我开放的区域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人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通常采取一些间接的方法。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利用回馈客观认识自己

根据“约哈里之窗”的原理,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约哈里之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2、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常借助于镜子,同样,我们不易评价自己的品质,就得依靠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这正如心理学家库里所指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借自己的外显行为将自己介绍给别人,反过来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又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的人对自己如何评价。当然,他人的评价并非都很准确。倘若我们能和多数人交往,注意倾听多数人的意见或反应,善于从周围的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一些较稳定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基础,这将大大有助于自我了解。

3、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有一种评估自己的内驱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人们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当怀疑自己的能力,反躬自问自己:“我在某方面的能力到底如何”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和别人进行比较,以判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形象。自己跑步的速度是通过与别人赛跑中比较出来的;个子的高矮也是通过“比个儿”而确定的;个人认识评价自己的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我们总是通过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4、通过自我比较认识自己

自我比较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目前的“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我”作比较: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成就相比较。这两方面都是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不可缺少的。我们往往依据自己在一定活动中的成败,对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才能作出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年轻朋友因某种条件较差的工作而愁眉不展,自叹苦不堪言,而老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却“以苦为乐”,干劲十足,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的判断水平。每一个年轻朋友,都是将自己心目中形成的理想的“我”的形象与现在的“我”进行比较,这往往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要追求、寻找这个理想的“我”,就需要坚定、忍耐,专心致志和顽强地自我进取,就得克服懒惰、懈怠、消极、怯弱等习性。

5、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不仅依据他人的态度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更主要的还应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个体关于自己的情感、定势和信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观察与这些行为相关的环境。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需要“内省”。也就是说要认识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作为自己注意的对象,对自己已有的心理经验有所认识。当然,正确的内省必须遵循现行社会中通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的社会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是不可能给自己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的。常用的一个方式就是记日记。日记不仅是自我暴露、自我交流的手段,还是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的手段。

通过以上方式,要想得到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坦诚待人,才能够得到朋友的信任和理解。

 

image.png                                                                                                      image.png

电话:400-151-2010

邮箱:382928067@qq.com

地址:济南二环东路东环国际广场D座1805

服务热线:

400-151-2010 立即咨询
山东智星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扫一扫联系我们

山东智星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山东智星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ICP备18042142号-3